这是一栋异常破旧的二层小楼,空荡荡的客厅中,除了一张掉了漆的简易沙发,几张塑料凳子,剩下的只有一辆每天用来卖凉粉的小平板车。
听见家里来人,黄海波(下称小波)和她的外公外婆从屋子里走了出来,懂事的小波将一旁的塑料凳子搬过来,招呼记者一行坐下。我们面对面,聆听了这个20岁女孩的成长故事。
时间回到1998年12月份,当时小波才13个月大,但就在这个月的一天,她的母亲意外去世。之后,父亲对她未尽到抚养责任,不久便音信全无,再也不曾现身。从小,她就靠外公与外婆抚养长大。
“他们没给我留一张照片,但我还是会不由地想象他们的模样。”小波回忆说,小时候,她看电视的时候,会经常有一种电视中的人很像自己父母的假象,“自己还无数次在梦里见到他们,但总是摸不着、看不清”。
小波的童年是苦涩的,也是艰辛的。外公外婆虽然挑起了抚养小波的重担,但其实这个家的情况并不好。家里的固定收入只有外公外婆每人每月145元的基础养老金,以及国家发给小波的每月600元孤儿基本生活补贴。但孤儿补贴这笔钱在小波年满18岁之后,按规定也已经停发。
外公郑道彬不仅上了年纪,而且身患冠心病,根本没办法干活。平时就靠外婆陈惠琼一个人做点凉粉拿到公园去卖,来补贴家用。
24日中午,记者在小波的外公外婆家里采访时,只见这屋内还摆了好几桶做好的凉粉,这些凉粉都是外婆晚上要拉到附近的沿江公园卖的。夏天几个月,她每天从下午4点一直卖到晚上10点。“每天晚上可能赚个二三十块吧,你们别看少,没有这卖凉粉的钱,这些年家里都不知道怎么维持下来。”陈惠琼阿婆说。
“虽然阿侬命苦,但好在阿侬从小就很懂事,从来没让我们操心。”陈惠琼阿婆说,小波从小就特别懂事,平时一放学回家,她就主动找活干,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家务,晚上还经常跟着去公园帮外婆卖凉粉。这个暑假,为了补贴家用,她还到海口打了一个月的暑期工,挣了1700元。
今年高考,小波通过自己的努力,考上了海南科技职业学院。接到录取通知书后,她对外公外婆说了自己的心愿:“阿公阿婆,我考上大学了,等我大学毕业后一定找份好工作,以后让你们也过上好日子。”
听完这些,老人家早已激动得老泪纵横,但与此同时,两位老人家也犯了难,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担负孩子上大学的费用了。
了解小波的情况后,辖区沿江社区居委会也在积极进行帮扶。居委会主任杨凡表示,居委会已经为小波申请了民政临时救助金,正在走相关程序,争取这笔救助金早日批下来。
眼看就要开学,小波上大学所需的费用还没有凑齐,如果您愿意对小波进行资助,可以拨打南国都市报爱心热线966123联系记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