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认为,9月新涨价因素虽较上月有所增加,但仍低于近5年的平均水平。而由于去年同月环比上涨较多,抬高了今年的对比基数,致使9月份的翘尾因素比上月大幅减少。
“近两个月CPI同比的持续回落,主要是受到翘尾因素回落的带动”,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。
9月份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“六升两降”,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仍较突出。商务部每周发布的监测显示,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在9月仅一周小幅回落,其余三周均呈上涨态势。
据余秋梅介绍,受开学季影响,学前教育、高等教育和教材价格环比分别上涨3.7%、3.6%和1%,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.1个百分点;服装换季衣着价格上涨1%,也影响CPI上涨0.08个百分点。
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唐建伟认为,在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的背景下,四季度CPI同比的新涨价因素不会明显上升,预计下半年CPI同比涨幅会低于上半年,全年涨幅约为2.2%。
(据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