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拉利是世界上最闻名的赛车及高性能跑车。法拉利汽车大部分采用手工制造,因而产量很低价格奇高,2011年法拉利总共才交付7195台新车。 南京城墙“得山川之利,控江湖之势”,无论历史价值、观赏价值、考古价值以及建筑水平等,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,可谓是继我国秦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。 法拉利和古城墙,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世界级瑰宝,前日在南京“巧妙”地融为一体,粘合剂不是文明,而是金钱。 出现在我们眼前的,是毫无章法的汽车走秀,是不顾及文物价值的地界出租,是粗野而拙劣的车商促销活动……随之而来的,是600年古董墙砖被压碎,十朝都城墙被损伤。用中国独一无二,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、结构最复杂、规模最大的古城墙,承受几辆不期而遇的豪车胯下之辱,冲着的只有一个:钱。因为有不菲的出租费,因为这钱来得容易,因为这城墙摆着也是摆着,所以,一干吃城墙饭的管理人员横下一条心,把南京的脸面卖了。 法拉利“骑”上南京的古城墙,矮下去的,是南京素以博爱敦厚、淡泊名利著称的城市精神。 虽然,在广大市民和媒体的强烈反应下,有关职能部门“及时”阻止了城墙上“跑车漂移”活动,这场法拉利旋风没能刮得起来。但是,张望着沉默的古城墙,我们的心难以回避如此拷问:真的到了连老祖宗的一点点宝贵遗存都要拿出来换钱的时候? “中华门城堡出租”事件发生后,负责中华门城堡管理工作的管理处杨主任在采访中表示,“这种小活动我们一般不报批文物处的,规模不是很大,也不会对城墙有肉眼可见的伤害。” 一语道破天机。小活动,无非是收点租子的“利用”,不报文物处,一怕不批,二怕分羹。 保护古城墙,乃至保护任何文物,一谈“合理利用”,剩下的就只有利没有理了,这大概是今日中国很多地方文保窘境的病因所在。为什么非得“利用”咱们的老祖宗呢?难道非得靠古吃古才有足够的保护经费?(原载《现代快报》) |